|
“朱毛会师”的搭桥人――何长工 |
“朱毛会师”的搭桥人――何长工 |
|
编稿时间: 2014-08-12 08:44 来源: 岳阳市档案局 |
|
|
1927年12月中旬的一天,广东韶关一家旅社里,住进一位风尘仆仆、疲惫不堪的年轻人。他,就是受毛泽东同志指派,于10月5日从井冈山出发,沿途寻找由朱德、贺龙率领的南昌起义剩余部队的何长工同志。当时,韶关地区驻扎的是云南军阀范石生的16军。范石生和朱德曾经是云南讲武堂的同班同学,他与蒋、桂矛盾甚深,南昌起义失败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朱德利用老关系与范石生达成协议,将部队暂编为16军47师的140团,并使范接受“部队编制,组织不动,要走随时就走”的原则,一切弹药、服装由范供给,朱德化名为王楷任47师副师长兼140团团长。此时,正驻在离韶关40里的犁铺头。 当然,何长工对这些情况是一概不知的。他长途跋涉,衣破身脏,找好房间后,便忙着去洗澡。澡堂内雾气腾腾,谁也看不清谁。此刻,恰好有几个16军的军官也在澡堂,他们边洗边谈:“晓得不?王楷的队伍到犁铺头了,听说他原来叫朱德,是范军长的老同学”。“同学是同学,可那是一支暴徒集中的部队,我们对他有严密的戒备。”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何长工一听到这个渴望已久的消息,高兴极了。 何长工终于见到了朱德、陈毅等同志,他把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情况向大家报告了。第二天,朱德交给何长工一封信和一些路费,握着何长工的手说:“希望赶快回井冈山和毛泽东同志联系。” 1928年4月下旬,毛泽东和朱德、陈毅领导的两支铁流在江西宁冈砻市胜利会师,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朱毛会师”。
――摘自《岳阳晚报》 |
|
|
|
|
 |
打印本页 |
|
 |
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