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县市专栏
档案里的汨罗㉜|2005年10月,汨罗被列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
编稿时间: 2025-07-29 09:25 来源: 汨罗市档案馆 
 

  早在晚清时期,汨罗新市、城郊、古培一带,就有不少“破烂王”,一根扁担两箩筐,串乡走户,收旧拾荒。改革开放后,汨罗不断壮大的“破烂王”队伍在全国废旧物资回收领域做得风生水起,新市镇(今新市街道办事处)逐渐成为中南五省最大的再生资源集散中心。

新市“破烂王”,串乡走户,收旧拾荒。罗新国摄

  市委、市政府看到这一产业光明的前景,下决心将其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重点培育。2001年,汨罗投资5000万元,在新市镇团山村建成占地5万平方米的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对新市团山附近的回收站点和马路市场实行划行归市、分类设区,结束了废品收购行业“有市无场”的局面。2003年,该市场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命名为“中南再生资源交易中心市场”。

2004年1月12日,中南再生资源交易中心市场交易繁忙。黄松柏摄

  自2002年起,市财政每年投入数百万元用于奖励再生资源加工企业,引导再生资源行业由市场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推动产品由单品种、低技术、低质量向多品种、高技术、高质量转变。在传统带动、政策激励、市场吸引三股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再生资源产业迅速扩张,集群效应日益彰显。到2002年底,全市5000多个废旧物资收购网点覆盖了除西藏、台湾地区外的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

  当时,汨罗再生资源市场废旧物资的收储、加工和交易大多数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聚集在新市镇及周边地区的废旧物资收储加工户达700多家,但享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规模企业却只有28家。一些通过多年回收废品有了原始资本积累的“破烂王”,深受广东、浙江同行的启发,开始尝试再生资源加工。

  2003年3月,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在新市镇启动汨罗江生态工业园(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前身)建设,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努力构筑一个有效、有力、有序的产业集聚平台。

2004年4月21日,建设中的园区厂房。黄松柏摄

  至2004年,汨罗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近5亿元,建成主干道龙舟路、东风路、金成路,并实施了道路美化、绿化和亮化工程;架设了10千伏双回路输电线路;铺设了自来水供水主管网;建成4个拆迁户安置区;完成了主排水渠改建工程;对15条影响园区规划建设的各类管线进行了改造和迁移。经过两年建设,园区初步形成了“三横四纵”的主干路网框架,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水电专供体系。

  在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汨罗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再生资源加工企业成长的政策,使工业园产生了令人惊喜的“洼地效应”:一拨拨投资者从全国各地而来,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沉寂的荒野奇迹般地变成了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工业新城。园区逐渐形成了铜材、铝制品、不锈钢、塑料、橡胶、废纸等回收加工板块,尤其是再生铜加工业增势强劲,成为全国知名的再生铜材加工基地。

2005年12月17日,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右三)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汨罗江生态工业园模型并听取园区发展情况汇报。新华社记者摄

  然而,在为数众多的汨罗本地收储加工户中,由于收储加工及交易的过程较长,资金占用量大,融资需求也特别强烈。但是,这些以家庭为单位的中小企业普遍达不到银行贷款的准入条件,很难得到银行直接的信贷资金支持,制约了汨罗再生资源产业的扩张和升级。2004年以前,汨罗整个再生资源行业每年得到的银行贷款不足2000万元,而实际融资需求至少超过两亿元。

湖南鑫盛铝塑实业有限公司铝塑板生产车间。  黄松柏摄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2004年8月,汨罗创新性地引入国家开发银行的开发性金融理念,构建了“一会三公司”融资担保平台:汨罗市再生资源行业信用协会负责会员信用等级评定、贷款申请受理及初审;汨罗市财智会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由财政部门牵头组建)为再生资源行业一般纳税人企业提供委派会计、代理记账和理财服务,同时向信用协会、资产公司及担保公司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监督信贷资金使用;汨罗市恒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由园区龙头企业出资组建)作为承贷主体,承担贷款受理、调查、评审、申报以及贷后管理、收贷收息工作,并对经营不善的受贷企业实施资产托管;汨罗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由园区企业出资组建)负责联络对口银行,为资产公司发放的贷款提供担保,并组织受贷企业开展互联互保、落实反担保措施,以分散和化解担保风险。“一会三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信用增级和抱团申贷的有利条件,成功破解了制约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为中小企业注入了发展活力。

  2005年10月,汨罗再生资源集散市场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并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当年,工业园入园企业33家,其中投产企业16家,长江铜业、衡联铜材等6家企业产值过亿元。园区再生资源年交易量83万吨,交易额70亿元,工业总产值23亿元,实现税收10192万元。

2006年1月16日,汨罗召开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实施工作动员大会。黄松柏摄

  2006年1月16日,汨罗召开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实施工作动员大会。会议提出目标,力争用三年时间,把工业园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再生资源交易中心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经典版本。

  2006年,汨罗启动再生资源二期工程建设,相继建成废旧物资处理工场、产品交易中心、研发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给排水工程、污水收集管道、固体垃圾处理系统等配套工程。

  2007年3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汨罗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9月,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支持汨罗循环经济试点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18项优惠扶持政策。


  主要参考档案:

  《湖南日报》

  《汨罗市志1978-2008》

  《汨罗年鉴2005》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