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红色档案赋能铸魂育人 校馆共建思政实践基地
编稿时间: 2025-03-19 14:30 来源: 岳阳市档案馆 作者:刘庆莉
 

  3月18日,正值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六周年之际,湖南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岳阳市档案馆举行共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仪式,通过沉浸式观展、现场教学、基地挂牌等活动,探索档案资源向思政育人资源转化的新路径,为“大思政课”建设注入新动能。

  活动中,湖南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黄小珊和岳阳市档案馆馆员刘庆莉联袂打造沉浸式教学场景,在市档案馆“岳阳记忆”历史展、任弼时档案展等主题展厅,为马克思主义学院50余名同学上移动思政课。用展板代替黑板,用档案、文物代替PPT,把展厅变成课堂,移动课堂让思政课教学变得更生动、更具体。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2-1BS班李慧媛同学说:“把思政课堂从教室搬到展馆,通过实物档案穿越历史时空,让我们对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有了更立体的认知,思想触动更加深刻。”

  岳阳市档案馆党组书记、馆长张莉在讲话中强调,此次合作是继2019年与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共建科研与实践教学基地后的又一创新举措。岳阳市档案馆将以此次授牌为契机,进一步深化馆校合作。一是要拓展资源开发维度。围绕抗战胜利80周年等重大节点,挖掘岳阳红色档案史料,与马院共同编著出版《岳阳红色档案》系列书籍,力求打造“档案里的思政课”文化品牌。二是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建立“档案馆+高校+社科机构”联动平台,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衔接。三是要强化数字赋能教育。推动馆藏红色档案数字化,共建红色文献数据库,为师生提供档案查询、专题研究等学术支持。四是要完善长效保障体系。选拔青年档案工作者参与高校教研项目,提升服务能力;同时鼓励大学生参与档案课题研究,形成“双向赋能”的育人生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鲁涛指出,岳阳市档案馆是保护和传承文明历史的重要场所,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长期以来,馆、校之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现在又携手共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这次合作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好思政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创新实践。继这次开展首场“场馆里的红色记忆”移动思政课后,双方将依托馆藏的丰富红色资源,更加积极地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引导青年大学生在红色文化滋养中厚植爱党报国情怀,淬炼使命担当品格。

  此次活动的开展,标志着岳阳市档案馆与湖南理工学院的合作从中文专业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延伸,形成了“文史+思政”双轮驱动的校馆协同育人新格局。通过构建“资源互通、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协同育人机制,成功搭建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育人的贯通桥梁,诠释了“大思政课”的丰富内涵和生动场景,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岳阳思路和实践样本。未来,更多青年学子将在红色档案的深度解读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实践淬炼中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