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行业动态
做好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编稿时间: 2025-08-18 11:04 来源: 中国档案报 
 

“十四五”时期,全国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立场,以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全面深化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紧紧围绕“四个体系”建设总体目标,按照“狠抓基础建设,加快业务创新,确保档案安全,激发队伍活力”的工作思路,不断改革和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强化法治思维,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国家档案局与有关部门联合印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开展《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和《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工作管理办法》修订,积极推动《增发国债巨灾防范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办法》《核电项目档案验收规范》《火电建设项目文件收集和档案整理规范》《水电水利工程质量验评电子文件收集与归档技术标准》等法规和标准制修订,组织编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指南〉释义》,加强建设项目档案标准解读和宣贯。

内蒙古、吉林、四川、天津等地制定印发全省(区、市)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细则,对项目档案验收的组织、申请、实施等内容进行明确与规范。湖南印发《关于加强全省重大会议活动、重特大事件和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通知》,明确做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宁夏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指南》等细化操作流程和参考案例,为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提供指引。中国民航局印发《民航信息化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暂行办法》《运输机场建设工程资料管理规程》,推动机场工程文件归档和档案管理标准化。中国科学院制修订《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档案管理实施细则》《中国科学院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实施细则》,配套编制文件材料整理工作指南。三峡集团初步建立涵盖不同类型工程项目档案“收、管、存、用”各环节的制度标准规范,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项目档案管理“样板”。华能集团出版《陆上风电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手册》和《光伏发电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手册》,档案工作为建设项目高标准管理、高质量建设、高水准投运提供了有力支撑。项目档案法规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国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依法治档的局面基本形成,为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法治化、标准化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胸怀“国之大者”,监管与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国家档案局聚焦“十四五”规划,积极加强重点领域档案工作监管,就国家重大建设项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电子政务工程及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

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沟通,完成加入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相关工作,北京、天津、吉林、浙江、安徽、宁夏等省级档案主管部门加入同级平台,及时掌握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立项和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开展监督指导。重点围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华龙一号核电、乌东德和白鹤滩水电站、港珠澳大桥等重大项目,通过出台法规标准、加强过程指导服务、强化监督管理等方式,做好项目档案监督指导和服务。严把档案验收关,不断完善、规范验收程序和标准,组织阳江核电工程、藏中和昌都电网联网工程等15项项目档案验收。委托有关单位组织贵广铁路、望江楼水电站工程等63个项目档案验收,事前加强沟通、推荐验收专家、提出验收要求,事中以视频方式参与,事后加强验收后备案材料审核,不断强化委托项目档案验收监管。连续5年与国家国防科工局联合开展国防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检查,对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组部、中宣部、公安部等60余家单位政务信息化项目档案工作进行指导和验收,完成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上海光源工程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档案指导验收。

北京对副中心100余个项目进行现场督导,建立“调研摸排、现场检查、问题整改”闭环管理模式,有效提升项目档案完整率。重庆对项目档案工作进行现场督导,约谈项目经理,责令上级主管单位加强项目档案工作。陕西将档案验收工作纳入全省政务信息化项目验收办法,扎实做好信息化项目档案验收。甘肃对机场、轨道交通项目建立档案跟踪督导工作机制,定期分析研判在建重大项目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进度与困难,有针对性地指导解决存在问题。新疆构建区、地、县三级联动工作格局,各级档案主管部门主动跟进、靠前指导,实现了重大建设项目档案有监管、有指导、有服务的局面。广西以平陆运河建设项目档案归集为抓手,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一月一归档”“一月一汇报”“一月一通报”等制度,以点带面推进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档案工作提质提速。中国华电通过编印工作问答、推广典型经验、现场实操培训、档案验收观摩、组织协作互助等方式,对重大项目档案工作开展全过程指导服务,推动“事后监管”向“事前介入”转变。国家能源集团将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作为所属单位档案考核评价中的专项,针对发现的问题印发《档案工作考核评价反馈意见书》,限时逐项整改落实。中铝集团建立项目档案验收后“回头看”专项检查机制,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形成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工作的闭环管理。建设项目档案在项目科学决策、建设管理、效益发挥、权益保障、运行维护、改建扩建和投资监管等方面的凭据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讲好档案故事,传播力影响力逐步扩大

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十四五”规划总结收官等重要节点,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档案故事,开展建设项目档案微视频、微纪录片征集展播活动,生动展示项目档案背后承载的历史记忆、文化底蕴与时代风貌,以档案视角展现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历程和辉煌成就,讲述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讲述项目建设者科技报国、追求卓越、敬业奉献的感人故事,大力弘扬新时代项目建设者的奋斗精神,用档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佐证。推荐优秀作品在国家档案局官网、微信公众号和“学习强国”等平台播出,点击量超千万,“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档案优秀微视频展播”专栏获学习强国百灵短视频百强榜专题类第五名,档案工作以崭新的面貌走进公众视野,展现出档案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助力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持续赋能,引发热烈反响。

坚持科技创新,数字转型加速推进

围绕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档案数字转型,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中的应用,打通业务与信息系统融合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融入数字中国建设。组织开展第三批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工作,新确定38家试点项目,通过中期调研指导、召开年度总结会议、举办观摩交流等方式,持续做好3批共69家试点项目过程指导。研究制定试点验收办法,对完成试点任务的35家试点项目进行验收。做好试点经验总结和成果推广,组织开展“建设项目档案单套管理策略和主要技术要求研究”课题研究,研究建设项目档案单套管理指南和相关技术方案,组织编辑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案例集。开发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试点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加强试点管理规范化与便捷化。黑龙江制定《全省信息化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有力推动全省重大建设项目数字化;中国石油开展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单套归档评估;华润集团依托数字档案馆系统对集团新能源项目档案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流程智能管控。各地区各部门通过以电子归档方式代替传统人工流转项目文件和纸质文件归档方式,大大节省了国家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类文件审批和流转时间,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项目文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高了项目管理质量和效率,有效促进了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和工程质量的提高。

加强科研赋能,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持续深入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交通强国战略有关部署及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的通知》,针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开展“面向建设项目安全风险防控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档案管理策略研究”“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背景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协同创新管理机制课题研究”“基于智慧机场的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研究”“多维融合视角下大型交通基建工程电子图纸全生命周期管控与利用研究”等,有关研究获国家档案局科技成果二等奖。

回首过去的5年,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管理水平全面提升,队伍建设稳步发展,外部环境持续优化,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展望未来,将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把握战略重点和目标方向,积极谋划和推动“十五五”建设项目档案高质量发展。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5年8月18日 总第4329期 第一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