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的一轮机构改革中,档案局和档案馆分开设立,省市县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成为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本文以机构改革后国家综合档案馆职能转变为着眼点,通过介绍项目导向型组织的主要内涵与特征,研究项目导向型组织对深化档案工作改革的现实意义,针对岳阳市档案馆对于创建项目导向型组织中通过工作实行项目化运行、资源实行整合化利用、项目实现规范化管理、文化实行系统化养成的实践探索,基于项目导向型组织存在思想观念落后、组织目标不明、组织能力不强、内生动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加快建设项目导向型组织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机构改革 国家综合档案馆
项目导向型组织 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档案局和档案馆分开设立,政事分开,职能明晰,省市县各级国家档案馆成为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由“局馆合一”到“局馆分设”,不只是一次名称改变、人员转隶,更是一场管理模式、思想观念的改革和创新。本次调研,以机构改革后国家综合档案馆职能转变为着眼点,以档案馆建设项目导向型组织为着力点,以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档案服务为落脚点,以岳阳市档案馆为实例,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目的就是要实现工作模式和服务方式转变,解决过去档案局(馆)职能不清、职责不明、资源整合不够、服务意识不强、管理效能不高等实际问题。
一、 项目导向型组织的主要内涵与特征
“项目导向型组织 ”的概念是从工程管理和项目管理领域中概念延伸而来的。国际上关于这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末。文献研究表明,最初是 Turner 等人在 1999 年提出了 POO(项目导向型组织)的模型和项目导向型社会的概念, 2000年前后,以欧洲国家为主体的国际项目管理协会( 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 IPMA) 开始资助 POO 和 POS 的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已经进入社会转型期,社会发展面临着重大创新需求,公民公共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和动态化,要发展知识经济、建设创新型国家,人们需要使用项目导向型组织去提升全社会的创新能力,为全社会以创新项目活动为核心的先进生产力提供服务和支持。因为项目导向型组织是一种适合于知识经济的新型生产关系,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知识经济阶段的一种必然和必需的全新组织形态和社会形态。
我国有关项目导向型组织的研究刚刚开始, 国内现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还比较少。在高校方面有南开大学现代项目管理中心所作教育部课题的研究成果,在项目导向型组织方面有戚安邦、卢向南、邱菀华等人的研究成果,在实践操作方面有青岛市民政局项目导向型组织建设,在档案馆管理方面有天津市档案馆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上海市档案馆项目推动“一站式”办结等。南开大学戚安邦研究指出,项目导向型企业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这种企业的组织活动以项目为导向;二是这种企业的组织体制以项目为核心;三是这种企业的管理机制以“自主”为主线;四是这种企业的文化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观;五是这种企业要求有很强的项目管理能力。
相关研究认为,组织模式主要包括组织规模、组织结构、组织协调、组织决策与工作流程等要素,项目导向型组织模式的各要素具有组织规模开放化、组织结构二元化、组织协调与组织决策高效化、组织决策系统分权化、工作流程柔性化等典型特征。建设项目导向型组织,不仅要把项目管理当作执行复杂过程的工具,而且要把它当成是组织设计的战略选择。就是要在既有的政治和行政体制框架内, 解决那些在现有体制内尚无法解决的、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以及尽可能满足公民日益多元化的、动态的各种公共需求。其实质是在政府管理领域引进企业项目管理手段的行政治理范式, 关键是以解决以问题面目出现的“项目 ”为导向, 进行政府机制的建构与运作, 其重点在于过程和导向 。
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导向型组织,就是要着眼机构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把握好档案工作服务性、科学文化性特征,改变过去履行双重职能时偏重于行政管理、按照行政机构科层制管理的模式,建设以项目和项目管理为主导、以日常运营和职能管理为辅助的管理模式,以利于档案馆进行自主创新、合理配置资源、迎接社会竞争、培养全能型人才、优化公共服务、扩大社会影响、实现和谐管理,加快建设服务型公益性社会公共组织。
二、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导向型组织的重大意义
在机构改革新形势下,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公益类”、“服务型”档案馆组织的需要,各级综合档案馆必须进行管理组织创新。而项目管理具有“集中精力办大事”、“专门组织办专门事务”的特点,它所展示的灵活高效的管理效能,是对传统政府管理体制直线管理的扬弃和完善。建设项目导向型组织,是档案馆适应形势发展,针对当前日常运营式管理弊端进行改革创新的探索。其实质是将每个档案管理对象的独特需求看做项目,由档案部门组织项目团队来完成该项目;主要特征是在日常管理与项目管理出现冲突时,将项目管理优先于日常管理。在这种模式中,档案部门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核心,将项目作为主导活动、项目管理作为主导管理方式,不断增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多种能力,以谋求绩效提高和社会认可。可以说,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导向型组织,既是实现职能转变的现实所迫,也是加快档案发展的工作所需,还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是创建服务型组织的迫切需要。服务型组织的根本要求就是服务,而档案馆要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必须以“公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服务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公众对档案的需求也在不停发生着变化:从查找纸质档案到查找电子档案,从现场查档到通过网络平台远端查档,从单一的档案信息到多样化档案信息的需要,无不说明需求在变。尤其是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越来越成熟,无纸化办公、无纸化交易越来越普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研究应用也越来越深入,这些都对档案工作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极大地改变了档案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在传统的“局馆合一”行政主导模式下,存在着档案服务模式比较陈旧,档案产品非常单一,服务方式普遍落后,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而建设项目导向型组织,能够打破传统的档案服务结构模式,从公众需求出发,以项目为主导,推动档案服务型组织建设。如利用线上线下服务结合的综合方式建立数据库丰富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对于查档要求及时回复;对一些降低保密等级后可以公开的档案及编研成果及时提供借阅、展览服务;开展“6·9档案日”宣传展览活动;尝试招募档案志愿者等,以一个个独立项目来促进档案馆不断提高其公共服务水平。从目前上海、南京等地档案馆的实践来看,以项目为导向开展资源建设,根据服务对象需求来实行“订单生产”,实现“定制服务”,可以有效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高档案馆的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赢得社会对档案馆工作的认可。
(二)是创建创新型组织的迫切需要。新形势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档案工作中体现得越来越明显,档案“供给侧”无法满足“需求侧”,导致“优的不多”“多的不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组织体制来看,大多数档案馆沿用的是原来档案局的行政管理体制,使用直线职能制的“科层式”组织体制,适合日常运营而不适合开展创新活动;从资源配置方式看,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资源配置采用的是 “平调”方式,不利于开展创新活动,因为各种创新活动都需要按照基于项目的资源配置方式;从文化导向来看,档案馆受我国传统影响较深, “中庸持守”、 “令行禁止”、“各负其责”等价值观,不利于推进档案工作创新。创新型活动需要创新型组织来负责,国家综合档案馆要实现成功转型,完成这些创新性、独特性任务,不能再依托“科层式”模式,而需要项目导向型组织来负责。项目导向型组织以一个个独立的档案品牌为项目,擦亮档案工作特色,将创新活动作为档案馆的主导活动,参照现代服务业向定制化、个性化服务发展的做法,实现档案服务的定制化、个性化,使档案馆日常活动中的创新性、独特性不断增强。
(三)是创建效能型组织的迫切需要。机构改革后,随着国家综合档案馆由管理型组织向服务型组织转变,工作效能必然替代工作效率成为追求的目标。但长期以来,档案工作在人们心中是一项日常性工作,很少或者根本没人去关注其效能。如在投入产出上,比较关注投入,至于产出如何,怎样提高产出效率,怎样提高社会效益,很少有人过问;在建设使用方面,对建设比较重视,但如何利用档案馆库面积,提升馆库利用率,为今后档案接收及数字化工作打好基础,思考较少;在管理利用方面,普遍存在重“收”轻“用”的现象,很多宝贵的档案资源束之高阁,无法有效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等等。这种忽视档案效能的习惯,既是对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也使档案馆无法适应、跟上并满足社会对档案公共服务快速发展的需求。项目导向型组织相对于传统科层制管理来说,因其扁平化管理机制、强烈的目标导向、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及量化的绩效评估方法,而更具优越性。建设一个高效能的档案馆,有利于打破内设各机构之间的壁垒,引进企业管理模式,将档案馆“征”“管”“用”各项工作,实现项目化管理,主要通过制定目标、明确规则、加强调度、严格考评等管理手段,大力提高档案馆工作绩效与服务成效,体现公益性组织的价值,更好地创建效能型组织。
(四)是创建开放型组织的迫切需要。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看, 改革后的档案馆工作涉及到档案形成者及档案人员、社会利用者、档案(及政务)共享平台等多个利益方,涉及到馆藏资源来源渠道拓宽、利用对象范围扩大、服务方式更加多样等多个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档案工作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已经成为必然,必须不断拓展其服务途径和方法,由“为物服务”向“为人服务”转变;必须实现角色的转型升级,既要充当档案资料的保管者,也要成为人类记忆的传承者;必须走出长期以来的“象牙塔”,避免“单打独斗”,既要整合档案馆内部资源力量,也要整合档案系统乃至全社会的资源力量。实现走出去,必须依托载体,而以项目为导向无疑是最佳途径。通过一个个项目策划与推进,可以将档案中记录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融合,可以开发档案信息宣传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特别可以实现档案馆与高校、博物馆、新闻媒体等外界联系融合,构建开放型公共服务机构,将国家档案局(馆)关于“五位一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安全保管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和电子档案备份管理中心)的发展定位和“三个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三、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导向型组织的总体思路
近年来,随着档案机构改革深入推进,档案工作的突出变化就是重复性任务逐渐减少,而复杂、不确定性的独特性任务(即项目)日益增加,工作更趋专业化、精细化,因此需要树立以项目为导向的发展新理念,建立新型档案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对此,岳阳市档案馆作了一些初步探索。现根据我馆工作实践,结合外地先进经验,对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导向型组织工作进行梳理。
(一)工作实行项目化运行
档案馆工作的宗旨是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服务,这是一个比较宏伟而又宽泛的目标。但是, 就每一项工作、每一次活动来说, 它都需要有一个具体、明确的目标,然后瞄准目标加快推进。实行项目化运作,不仅是以创新活动为主的项目,也包括开展日常工作, 都要尽量坚持以项目为导向,按照项目进行管理。比如,档案编研课题,是一个创新性项目,可以明确研究目标、推进时限、编研成效进行管理;档案库房管理工作,也可以年度为单位设立管理项目,明确保管标准、投入额度、应用效果等进行管理;“岳阳记忆”档案展览,也可以设计为效益项目,明确展陈标准、维护成本、社会效益等进行管理,等等。也就是每项工作都可以包装设计成一个项目,确定一个明确的实现目标,以此为基础对项目参与人进行具体分工,明确一位项目负责人进行调度,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负责人与各参与人相互配合,最后根据项目目标达成情况开展考核验收。
实践证明,在档案工作任务中项目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实行项目化管理,可以更好地组织人员去开展自主创新等项目活动,也可以更好地应对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更好地去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如岳阳市档案馆在开展民生档案建设过程中,就采取了以项目为导向的工作模式,将全市民生档案工作作为一个总项目,将各涉民单位的档案进行整理,开放涉民档案390个全宗,既有针对性地建设各个子项目,又将全部民生档案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整合和开发,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我馆民生档案达到35.8万件,民生档案的利用率占整个档案的 40%以上。
(二)资源实行整合化利用
档案“馆局合一”的行政管理职责决定了其组织需要有清晰的边界,并且组织规模相对固定,这种模式就给档案馆在完成独特性任务过程中调动所需人员与资源设置了组织障碍。而建设项目导向型组织模式,则是通过建设项目团队的方式,使其组织规模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实现部门间横向的人员与资源整合,更可以实现档案馆与社会组织,包括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人员与资源的整合,项目团队可以根据项目需要临时聘用、调用、联合或缩减团队成员。换言之,档案馆既有完成日常工作任务的常设性科室,也有为完成独特性任务而临时组建的项目团队,其根据独特性任务的要求而组建,并在该独特性任务完成后解散,这些人员将重新回到各自岗位。这样,既有利于打破档案馆各内设机构界限,整合全馆资源力量,也可有效避免为完成临时性任务而进行人员招聘,带来机构膨胀与人员浪费。
以项目导向为特征的二元化组织结构,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给予项目团队以资源与人员配置以及决策等方面的优先权,打破内设各机构之间的壁垒,通过整合各方力量组建团队,能够提供针对性较强的整体性解决方案,而且项目团队之间又通过统一的指挥机构进行调度、协调,档案馆内设各机构之间过去的壁垒变成了相互补位的网络体系,组织协调能力与整体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如上海市积极探索创新民生档案远程协同服务,从2010年开始就实施以“就地查询、跨馆出证”为特征的馆际联动机制,通过技术、管理、政策三个层面的创新,经过馆际协同、全区通办、全市通办三个阶段的发展,实现了民生档案查询、出证、办事一步到位。岳阳市档案馆在开展编研工作项目时,也可以整合其他档案馆、行政事业单位或企业资源力量。如在开展非遗档案管理调研时,我馆坚持以课题项目为纽带,在档案系统内联系12家县市区档案馆,在外部联合文化局、文化馆10多家相关部门,对汨罗江畔龙舟节、君山黄茶、临湘花鼓戏等64个市级非遗项目档案进行了调研,为岳阳加快发展非遗事业当好决策参谋。
(三)项目实行规范化管理
目前大多数档案馆实行的仍是科层制组织方式,按照职能分工和使用行政命令管理日常工作,管理各种项目,缺乏现代项目管理的能力,从而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而项目导向型组织将在纵向构建一条项目管理链 , 横向转变职能科室的角色,形成纵横交错的项目管理组织模式。每个项目团队和职能科室以及项目管理办公室 ( PMO )构成一个组织三角形, 其中PMO向项目团队提供管理支持 , 而负责人事的政工科向项目团队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职能科室向项目团队提供业务、技术支持。项目导向型组织建设强调过程控制与结果导向并重,注重通过引入独立的绩效评价机制,改变各内设机构自我评价模式,项目团队的任务完成情况由独立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与考评,从而实现了项目管理、执行与监督、评价职能相分离,促使各项目团队主动改进工作,提升绩效状况。
项目导向型组织既注重规范化管理,按照项目管理模式去组织和实现社会的发展目标,又打破了传统的以规范化流程建设为单一目标的政府工作流程管理模式,在保持开展常规性活动采用规范化流程的同时,注重在项目团队中使用柔性化的工作流程,项目团队可以因地制宜选择与设定合理有效的工作流程。如岳阳市档案馆为了改善单位食堂伙食质量不高、菜谱单一等问题,决定实行项目管理,从2019年7月起,打破传统承包制,实行科室轮流采购食材,每个科室轮值一周,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周一公布菜谱,每周一次结算,定期开展评议。从而激励各位干部职工想方设法,搞好膳食搭配,提高伙食水平。实施三个月来,得到全体干部职工广泛好评,同时实现了伙食开支逐月下降,与改革前比,3个月节约资金6548元,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四)文化实行系统化养成
项目导向型组织一个重要特征,它是一种学习型组织,具有很好的学习功能, 同时它以基于项目的管理为主导, 所以又是一种合作型组织,必须具有以团队合作和不断学习为核心价值的组织文化。但在我国现有直线职能型政府组织中存在的是一种令行禁止( 直线命令) 和各司其责( 职能分工管理) 的组织文化。这种组织文化使得我们很难快速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和进行行政、管理和服务的创新, 而只能按行政命令去做行政和管理。在项目导向型组织中,所有成员均有可能根据独特性任务需要被抽调成为某一项目团队的成员,这也就意味着所有档案人员都需要同时具备项目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并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双重能力,因此需要通过学习型与合作型组织的建设,不断提升完成各种类型任务的软实力,从而不断提升档案馆的综合管理与服务能力。
岳阳市档案馆特别注重单位文化的系统化养成,对照市委办系统“双争双创双领先”要求,提出打造“三个兰台”的目标:转型升级强基础,打造实力兰台;提质强能建队伍,打造活力兰台;创先争优树形象,打造魅力兰台,推动档案事业开创新局面。以提升能力、增强活力为目的,组织干部开展了系列活动:4次赴革命老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学先烈见行动”探讨交流。先后开展了“我为兰台添光彩”演讲赛、“机构改革后,我该做什么,我能做什么”交流发言和“献策兰台”建言征文等系列活动,激发全馆上下干事创业热情。在2019年“6·9”国际档案日活动中,我馆在《岳阳日报》开辟宣传专版,配合“岳阳记忆”大型档案展览开展了系列活动,被中国档案报、湖南日报、红网等20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推介,既全面展示岳阳市档案馆风貌,也进一步营造单位和谐氛围。我们同时注重抓好国家、省级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以项目为主要抓手,吸引和激励档案馆人员特别是年轻干部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工作,既提升干部的整体学术水平、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又形成一批有深度、有新意、可转化的学术研究成果。
四、推进国家综合档案馆项目导向型组织建设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建设项目导向型组织是一个全新实践,需要不断探索。岳阳市档案馆在建设过程中,既取得初步成效,也存在不少问题,包括人员思想观念落后的问题、目标不明的问题、能力不足的问题、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健全的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
(一)注重理念创新,着力解决思想观念落后的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了,项目导向型组织建设才能推进;只有理念创新了,项目导向型组织建设才可能创新。对于国家综合档案馆来说,项目导向型组织是一种以现代项目管理范式进行公共服务管理的新型组织管理模式,需要档案馆重新定位档案工作、档案工作人员和档案馆职能机构的角色和职责。
1.要树立新型服务理念。“局馆分设”后,档案馆的主要职能就是服务,必须加快职能转换,实现服务升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单一服务为多元服务,助力岳阳加快建设湖南新增长极、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大城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当作履职尽责的主体,将档案资源体系覆盖到每个人,覆盖到人的每个方面,使档案工作更好地记录民生、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档案服务要贯穿发展全过程,变事后归档为事前介入,紧跟社会发展热点和党委政府重点,注重加强档案开发利用,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信息,当好参谋,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变“死档案”为“活资源”。突出服务便利化,凸显“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职能,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在确保安全前提下,不断加大档案开放力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电子阅览服务、虚拟咨询服务、在线交流服务、全文检索服务等,让老百姓享受更加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同时,注重发挥馆库专业管理优势,将不具备档案保管保护条件的单位档案提前接收进馆,进行专业化管理并提供利用。
2.要树立品牌档案理念。档案信息要更好地吸引人、服务人,光靠“大路货”“大众牌”不行,必须在求精求新求特上下功夫,打造品牌档案。打造民生品牌,树立新的档案价值观,突出“人的档案最重要”以及“人的各方面档案都重要”,将档案资源体系覆盖到与民生相关的材料,突出社会保险档案、就业人员档案、失业人员档案、房地产档案、婚姻档案、城市拆迁档案、学籍档案、企业职工档案等内容。建设特色品牌,挖掘馆藏资源,加强对外接收征集,结合岳阳市档案工作实际,在打造民国档案、族谱档案、地图档案、名人档案和“岳阳记忆”展览五大品牌基础上,建设好非遗档案、援藏档案、英模档案等品牌,传承岳阳精神,讲好岳阳故事。创建开放品牌,变封闭办馆为开门办馆,充分用好用活档案资源,吸引更多群众走进档案馆。加强与高校、文化、传媒等单位合作,加快将尘封的档案转化为大众或流行的文化产品,真正让档案工作“走出来”“活起来”“亮起来”。
3.要树立现代档案理念。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档案馆工作必须与社会信息化、数字化有效对接,突破空间限制,走现代化发展之路。统筹谋划。注重顶层设计,做到纲张目举。我馆突出建设“一站三网三室三系统”,即建设档案信息网站(页),布设局域网、接入政务网、连接因特网,建设电子文件中心室(机房)、电子阅览室、数字化室,开发建设数字档案馆系统、电子文件在线归档系统、开放档案查询系统。分步推进。按照“总体规划、分步推进”原则,我馆计划用5-8年时间来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实现档案目录信息数字化,接下来推进档案全文信息数字化,加快“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建设、进馆档案电子目录接收,为接入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尽快实现“异地查档、跨馆服务”打基础。互联互通。围绕“收集、管理、保存、利用”等基本业务环节,推进档案信息科学管理与共享利用,使各项管理功能互相连接、相互作用,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扩大档案信息的公共服务,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档案信息需要。
(二)注重顶层设计,着力解决组织目标不明的问题
岳阳市档案馆在开展三个科研课题研究、编纂《岳阳城区民国时期工商业档案汇编》、举办“岳阳记忆”展览等项目过程中,都是根据项目需要,从不同科室中挑选合适人员组成临时项目组。这种组织结构模式在具体操作中体现出了很多优势,包括在短时间内调配人力,共享各科室资源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人员调配容易引起科室和项目负责人之间的冲突,资源共享有时引起项目之间的矛盾,调配人员必须接受双重领导,本职工作与中心工作之间存在矛盾,等等,概括起来说,主要是项目短期效应与组织长期战略、职能科室与项目团队、总项目与分项目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必须通过建架构、组团队、定机制等措施,完善项目导向型组织的顶层设计。
1.建架构。架构相当于人体筋骨。架构设计应根据战略目标需要来进行,包括职能与架构设计、流程及管控体系等。架构设计应将战略目标在各维度中清晰地定义出来,做到职能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在架构层面应进行合理划分,部门及岗位分别承担何种职能,彼此之间如何协作沟通、权责如何安排,如何具体体现流程、秩序安排、管控及分权关系等。根据运行情况看,档案馆需要设立一个项目管理办公室来加强管理,主要为项目提供指导,负责项目人力安排,并负责建立能够适用本馆所有项目的工作标准、工作指南、工作流程、相关工具库和数据库,收集提供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等等。
2.组团队。一个好的团队才能保障组织战略执行的质量。成熟的组织要弱化个人英雄主义对组织的影响,但从实际情况看,在一个组织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组织要先通过精英创造组织,沉淀经验,打造人才梯队,构成一个组织样板和模型,再到依靠组织力量成就事业。所以,如何建立一支专业精进、团结有力、分工明确的的核心团队,是组织的关键工作。
3.定机制。机制相当于人体神经。明确责任、日常调度管理、监督与控制是管理机制的三大重点,三者构成一个负责完成目标制定到实施管理的循环体系。建立协调机制。要在项目团队领导与科层制之间形成有效的协调:各机构立项的协调,以避免重复立项,对于各个机构均认为有必要立项支持的同类项目,应当共同组成项目团队,共同发布信息,共同设立,共同监管;各机构拥有资源的协调,包括人力资源的协调与各种物力、财力资源的协调,应通过人力资源的协调以快速、有效地组建项目团队,通过其他资源的协调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资源需求;项目成果与经验的协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项目成果与经验,要通过这种协调机制在各部门实现共享。建立考核机制。针对项目实施的工作人员,由于科室工作压力、项目临时性等等原因,导致产生消极怠工甚至反感情绪,敷衍应付,项目负责人没有相对约束力,工作安排可听可不听等现象,根治之策是应建立考核机制,实行科层制和项目型的双重考核,将项目导向型组织的考核结果纳入年终个人年度考核中。
(三)注重强化支撑,着力解决组织能力的问题
人才是事业的支撑,建设项目导向型组织更需人才支撑。工作中我们感觉到人员综合素质不强、能力不足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特别是缺少优秀的项目负责人,主要表现在项目管理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学习创新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情境领导技能、谈判与沟通的技能、财务管理技能、解决问题和处理冲突技能等不足,需要统筹考虑,坚持提升。
1.“走出去”。加强对外联络,让档案人员走出去,在与外界加强交流中学习经验、加强合作、培养能力。可与高校加强合作,如我馆主动与湖南理工学院联系,共建湖南理工学院科研与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开展相关实习、交流等活动。可与部门加强合作,我馆主动与岳阳电视台、文化部门和各县市区档案馆合作,先后参与拍摄庆祝建国七十周年专题片、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情况调研等,共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可与外地加强交流,尽可能组织人员参加国家、省、市相关培训,到外地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在交流学习中锻炼队伍,培养人才。
2.“请进来”。一方面,邀请专家到馆讲课,为全馆同志开阔思路、增长见识、传授业务创造条件。如今年我们先后邀请市讲师团主任李桂华、岳阳历史人文专栏“三嘴策岳阳”等专家到馆,为全馆人员授课;另一方面,聘请专家参与档案馆项目,借用“外脑”,提升“内脑”。如我馆在布陈“岳阳记忆”展览时,为了提高内容精准度与形式精美度,聘请5位史学专家对文字审稿把关,聘请2位美术家对设计进行修改完善,在与专家合作中,相关人员业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3.“内部练”。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建设项目导向型组织,就要坚持在实践中锻炼人才、发现人才。档案馆的大多数工作都可以作为一个项目来组织开展,我馆注重从各个科室选取合适人员来组成项目团队,选取最适合项目中心工作的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使人人都有参与项目的机会,发挥自身最具优势的技能,在各个项目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以达到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
(四)注重制度保障,着力解决内生动力不强的问题
在项目导向型组织建设过程中,有的人参与积极性不高,主要是觉得项目既增加了工作负担,又没有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补偿,结果导致消极怠工甚至反感。从制度层面来分析,一是没有形成适合项目导向型组织建设的绩效评价机制,二是制度化激励效果不理想,三是长期形成的官本位思想有待转变。针对上述问题,必须注重制度创新,建立一套适合项目导向型组织的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
1.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发挥好绩效评价机制的“指挥棒”作用,引领项目导向型组织建设。一是将项目建设内容纳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并赋予合适分值与权重,真正做到档案馆工作以项目为主导,从根本上提高人员参加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二是根据档案馆工作实际,鼓励工作人员参与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中来, 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实现指标可量化,实现绩效评定的客观性。三是加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宣传, 提高工作人员对绩效评价的认识, 充分发挥绩效评价机制的主导作用。四是运用好绩效评价结果,将其作为相关人员晋升、评优、福利的重要依据, 严格贯彻实施, 确保付出与回报对等。五是重视反馈工作, 全面分析绩效评价结果, 提出建设性意见, 使包括馆领导、科室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以及其他工作人员, 通过评价结果都能了解自身不足, 注重自我警醒,实现取长补短。
2.实行多向激励机制。档案馆作为财政全额拨款、原有人员仍实行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物质激励力度并不可能很大,作用也很有限,因此要多采取其他激励措施,建立与项目导向型组织相适应的多向激励机制,并逐步实现制度化。一是精神激励, 以荣誉称号等为主。对积极参加项目建设并卓有成效的,要通过进行表彰、授予荣誉等形式予以激励, 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职位竞争、职级晋升等的重要依据, 激发项目参与人员的荣誉感与责任感,提升其参与度与认同度。二是素质激励, 以组织培训等为主。积极为参加项目人员创造学习培训机会,对绩效评价中职业发展需要人员优先培训, 推动其向综合型、创新型人才趋势发展, 以带动自身提高, 实现人才储备。三是舆论激励, 以传播相关人员先进事迹为主。主要指通过会议、网络、通报等手段,宣传表彰项目建设中的先进典型,批评不良行为, 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竞争意识, 营造出舆论引导与监督氛围。
3.注重导向引领风气。官本位思想对于建设项目导向型组织和建立激励机制,有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 需从积极引导入手, 逐步改变官本位文化环境。一是要引导全馆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不做官僚型、甩手型干部,而要当学术型、研究型干部,带头参与项目工作。二是在职务任命与晋升时,要以竞聘上岗形式为主,实行优胜劣汰,优先考虑参与项目建设会想事、能干事、会成事的人员。三是要让全体工作人员有监督管理层的权利与义务, 同时利用评议指标, 对相关人员展开客观评议, 评议结果直接与晋升、项目负责人和科室负责人员绩效挂钩。
课题组成员:余友安、马岳生、傅电仁
徐 丹、李 洁、夏如意
主要参考文献
(1)《浮现中的中国现代项目导向型社会与组织》,戚安邦等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2)《项目导向型公共服务组织的模式与路径》,李毅,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7.15
(3)《项目导向型地方政府危机管理机制与能力研究》,郑丽霞、戚安邦,科研管理 2015.09.20
(4)《地方政府项目导向型组织管理能力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陈丽兰,志开大学博士论文 2014.05.01
(5)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项目导向型组织研究,刘书江,中国贸易,2013.10.03
(6)面向知识经济和创新型国家的项目导向型组织与社会的研究,戚安邦,杨玉武,等科学学与科技管理,2006(4):33-38
(7) 项目导向型组织绩效管理与薪酬激励机制研究,张妍,硕士学位论文,2010.03
(8)项目导向型公共服务组织的模式与路径,李毅(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成都行政学院 成都市社会主义学院),2095-9052(2018)0007-0004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