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档案学会 > 学会动态
岳阳市首届“档案工匠”候选人事迹材料——国家税务总局岳阳市税务局干部王晶
编稿时间: 2020-11-05 13:29 来源: 岳阳市档案学会 
 

档案一路伴税涯


——记国家税务总局岳阳市税务局干部王晶


走进国家税务总局岳阳市税务局机关档案室,一块“湖南省档案规范化管理省特级”的铭牌呈现出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这块十五年前挂上去的牌子,就像一盏青灯,映照出档案管理员王晶从懵懂青葱到丝丝白发的职业生涯。她是一个极普通的人,没有铮铮誓言,没有豪言壮语,把档案管理当做事业,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

26年档案管理生涯,她步步见证

1994年,恰逢国地税分设,刚进入税务部门的王晶坦然面对组织的挑选,毫无怨言地投身到了清苦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当时,由于历史原因,档案管理意识相对模糊、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20多岁的王晶面对的情况是:档案管理不规范、数据不实、资料不全、收发文不规范、文件资料零散,许多文件资料放在个人抽屉里,没有实行集中管理,当时所谓的档案室内档案资料残缺不全,根本没有按档案管理要求进行装订和归档。面对这种状况,她思想压力很大:一是档案工作一片空白;二是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工作量如此之大超出她的想象;三是完不成任务怎么对得起组织的托付与信任。

开弓没有回头箭,当时她想,既然组织把自己放在这个岗位上,那就必须坚决服从、认真干好。她是这么想,也是这样做的。每年她都主动参加上级和当地党政部门组织的学习班,认真学习档案管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她与市档案局取得联系,到档案局进行了系统的业务培训,并与档案局建立了友好的业务往来,经常请档案局的业务人员现场指导。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她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并用三个月的时间对各种原始档案资料分门别类进行整理。那是没日没夜的三个月,她经常加班加点,几乎牺牲了所有休息日,晚上有时工作到凌晨一两点钟,家也很少回,那时她小孩才出生不久,却只能把小孩托付父母照料,一门心思放在档案规范管理上。三个月下来,她人瘦了一圈,但档案室整洁了,档案资料整齐了,机关档案室终于从徒有虚名到名副其实。

万里长征才走完第一步,她十分清楚,要达到全省一流的档案室标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她的奔走呼吁下,当时的岳阳地税投资20余万元,新设了档案办公室、阅览室和专用库房各一间,面积70平方米,添置了密集架、自动报警装置、温湿度自动控制仪、防磁柜,电脑、保密柜等设备,安装配备了空调、除湿机、灭火器、防盗门窗、吸尘器,地毯,窗帘、温湿度计等必备设施,达到了防潮、防火、防盗、防光防虫、防鼠等“十防”要求。由于硬件配备齐全,软件配套到位,1995年档案室晋升为省三级,1997年晋升为省一级,2005年晋升为省特级,王晶也因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

档案的意义就是记录历史

档案资料平时可能看不出作用,可关键时刻却能派上大用场。“档案的意义就是记录历史”。

2002年,岳阳市开展个人所得税“诚信行动”,需要对高收入个人进行跟踪管理。由于对高收入个人资料掌握不齐全,给此次专项清理行动带来了很大的被动,工作曾一度陷入停顿。她得知此事后,马上冲进档案室,将全市535名高收入个人的基本资料调取出来,为局领导科学制定个人所得税征管措施、征管人员准确掌握高收入个人收入动态提供了全面合理的依据,使高收入个人的收入得到了有效监控。在2002年全市开展的个人所得税“诚信行动”中,共查补个人所得税1669万元,有效缓解了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2018年,国地税合并,新成立的岳阳市税务局谋划建设党建·文化展厅,需要大量的历史资料,王晶不顾年纪大,主动请缨加入筹备组,经常是泡在档案室里搜集历史资料。在现在的展厅,有一张国地分设挂牌照片,与别的照片不同,这是一张新闻报道的剪纸,是1994年国地分设唯一保存的影像资料。当时因为工作衔接出了问题,在场的工作人员没有拍下这样一个历史镜头,只有当时岳阳晚报记者刊发了图片新闻。细心的王晶当时就剪裁保留下来作为档案管理,这才留下这样一张宝贵的历史见证。

近年来,税收工作步入“快车道”,大事要事交错,急事难事叠加。“明显感受到档案工作比以前更重、要求更高”,临近退休的王晶没有清闲下来,反而更加忙碌。2018年对于所有税务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但对于王晶来说,更多的是压力和责任。因为国地合并,大量的档案资料需要收集、整理、归档,虽然当时已经52岁,还是每天在原国税、地税办公楼来回跑:清理档案、协调场地、鉴定销毁......,那段时间,王晶每天的微信运动步数保持在“15000+”,“记不清一天要跑多少个办公室,那段时间晚上都不用散步了。”就这样,王晶在短短时间内,就将往年档案全部归档完毕,市局机关2000年以前的文书档案(永久、长期)、会计年报表、照片等部门档案移交进馆,指导县市区税务局或移交进馆或移交新机构档案室统一管理,没有发生一起遗失、损坏、霉变情况。

这样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当看到快要退休的王晶每天忙里忙外,和她共事多年的办公室主任徐晖感叹到:“王姐身体不好,家庭负担很重,但哪怕是家里事情再多、再忙,她也从未因此而影响工作,这样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017年中秋节前的一个中午,在食堂就餐的王晶突然感到眩晕,被同事紧急送往医院,检查出是轻度脑梗,医生让她在医院观察几天,但她心里面还记挂着有别的部门要查阅征管资料。坐在一个办公室的黎牧回忆道:“当时我和其他同事将王姐送到医院后,她稍微好点后,就第一时间让我赶回局里,帮助查阅资料”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晶的身体经常闹毛病。早在2013年,王晶就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需要马上动手术。但是当时档案岗位就她一个人,为了不耽误工作,她等到国庆节才连着休了公休假到医院手术。医生叮嘱她要至少休养3个月,但假一休完,她就回到了工作岗位。由于身体还未恢复,不能久坐,她就买了一个简易躺椅放在办公室,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就躺一会,待感觉好一点了又回到工作岗位。

王晶有一个大家庭,但兄弟姊妹都在外地工作,生活的重担压在她的身上。家里面母亲、婆婆年纪很大了,妈妈前几年被查出患有直肠癌,癌细胞已经扩散,她一直和家人瞒着病情没有告诉老人;婆婆常年患有心脑血管方面疾病,常年卧病在床离不开人;丈夫几年前动了一次大手术,身体一直不好,还提前办理了病退。作为家里面的“主要劳动力”,她白天在单位上班,早中晚就在医院或者家里照顾老人,实在忙不开了就请几天的护工,只有在老人家动手术时才请假住院照顾。2019年5月初,老人因病不幸去世,王晶在料理完丧事的第二天就回到了工作岗位。

即将退休,王晶十分坦然,“种上这份田,就要操上这份心,吃上这碗饭,就得担好这份责,在人生道路上,我还需不断地努力奋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