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晚报全媒体讯(记者 仇玉姣 通讯员 田丽群) 归档存记忆,留史鉴未来。6月6日,岳阳市档案馆举行“喜迎二十大 档案颂辉煌”庆祝第十五个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市县档案工作者及文艺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开启档案建设的新征程。
据悉,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也是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今年恰逢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市档案馆积极响应国家档案局在档案系统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 档案颂辉煌”主题宣传活动要求,组织开展了“喜迎二十大 文艺展风采”集中捐赠活动、“喜迎二十大 征集添活力”聘请档案征集义务联络员活动、“喜迎二十大 展览纪人文”汨罗江非遗”档案展览等系列活动。
6日上午,剧作家吴傲君、市诗词协会会长谢作文、市作协主席舒文治、市书法协会主席姚启舸、市楹联学会会长杨克辉、市书法家协会党支部书记黄河、岳阳县公田文化站站长李拥军等岳阳文艺界大咖向市档案馆踊跃捐献创作手稿、作品集、书法作品、族谱等档案资料。对于此次无偿捐赠,市档案馆馆长余友安深表感谢,认为“既丰富了档案馆藏,又丰盈了岳阳文化,还填补了一些档案空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市档案馆还聘请了李斌、刘燕林、严小平担任档案征集义务联络员,旨在探索新的征集联络途径,不断充实档案馆藏。此次聘请的3人都是岳阳的老街坊,熟悉岳阳的历史,关注岳阳的文化和发展,并乐意为档案建设而奔波操劳。严小平接过聘书后激动地说,“感谢市档案馆的信任,给了我们一个了解、探究、服务于档案工作的机会,我们将树立发现、寻找、征集档案的意识,让更多的珍贵档案和史料浮出水面。”
《“非遗”流韵 蓝墨增辉——汨罗江“非遗”档案展览》也于当天开展。此次展览采用展板的形式,精心展出了汨罗江流域20个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级别囊括了世界级1个、国家级4个、省级13个和市级2个,主题包含传统民俗、制作技艺、戏剧、音乐等多个类别。现场还展示了平江酱干、汨罗长乐甜酒等特色美食,并特邀平江民歌传承人胡淼森来到现场,唱起了原生态的平江民歌,博得了满堂喝彩。据了解,汨罗江档案建设工作自2021年12月启动,计划到2023年6月结项,将形成一本专著、一个专档、一个专展、一个专库、一批研究课题共“五个一”的最终成果。此次展览也是“五个一”成果中最先和大家见面的,旨在连接过去,面向现在,充分展现汨罗江流域“非遗”文化的鲜明特色与艺术魅力,彰显岳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底蕴与蓬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