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行业动态
探索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规划档案管理模式
编稿时间: 2024-01-22 10:19 来源: 中国档案报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没有规划引领,不打好“提纲”,难免会在建设中出现偏差、在发展中留下遗憾,甚至出现失误和差错,产生诸如盲目扩种导致“增产不增收”、乱拆乱建导致乡村整体形态支离破碎等问题。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规划。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分区分类编制村庄规划”。2021年6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启动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深化对全省1127个乡镇、近2万个行政村的对口帮扶、定点帮扶。明确要求,每个乡镇都要制定规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规划院)将工作重心由以城市为主转变为城乡兼顾,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在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土地综合整治等方面编制了大量规划,形成了大量相关档案。本文基于广州市规划院乡村振兴规划档案管理工作,总结分析实践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建议。

    一、打通档案管理与乡村振兴规划业务对接通道

    近年来,随着广州市规划院乡村振兴规划业务的开展,相关档案资源快速增加。如何做好此类档案的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其参考、服务价值,成为档案部门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收:应归尽归、应收尽收

    收集工作是档案管理的第一步。对于在编制乡村振兴规划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广州市规划院档案部门以应归尽归、应收尽收为原则,积极做好收集、分类、整理、立卷、归档工作,明确规划勘测设计、科研、声像、合同档案在项目完成后或活动结束后或签署后1个月内归档。在收集范围方面,将规划设计档案分为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规划、市政规划、村镇规划等9个属类,主要内容包括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通知书、规划设计要点、规划设计说明书及质量记录等。从数量上看,截至2023年11月,以“村”为关键词在管理系统中搜索,显示档案共4978项。

    在收集工作中,档案部门高度重视前端控制,积极与相关业务部门做好沟通,指导确定归档范围,明确具体要求。通过前端控制,有效提高案卷质量,最大程度避免因前端收集质量不高造成后端问题频出的情况出现。

    (二)用:畅通利用通道

    为更好地提供利用服务,档案部门高度重视涉及档案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修订。2022年,正值单位转企改革。做好制度制修订,提升管理效能,是全院的一件大事。档案部门借此契机,对档案借阅利用等制度进行修订。同时,编制全宗指南,大力加强宣传培训,提高院内各部门的档案利用意识。

    目前,全院包括乡村振兴规划档案在内的所有档案均实现了申请、审批、预览、下载的线上管理。仅2021年,就完成了6万余件档案借还工作。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乡村规划相关档案借阅896项次,相关电子档案下载1.89万余件次。

    二、探索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规划档案管理模式

    实践中,广州市规划院档案部门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进行工作流程再造,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一份完整的乡村振兴规划制定过程耗时费力,内容涉及发展的方方面面,最终的成果样态颇为丰富,有的项目形成的档案甚至能够塞满一辆车的后备箱。以《湛江市徐闻县角尾乡乡村振兴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为例,在规划编制前,进行了大量调研,查阅了大量资料,耗时数月编制而成,内容不仅有基础研判、目标策略等,还包括空间发展、产业振兴、设施建设、风貌提升、文化振兴等大量详细的规划设计,长达100多页。

    纸质档案的管理需要大量空间、人力和物力投入,且容易丢失损坏,不利于检索利用。特别是随着实体档案不断增加,2021年,广州市规划院不得不进行库房扩容搬迁。可见,纸质档案管理面临迫切的数字化转型需求。

    近年来,该院不断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2018年,数字档案馆一期正式投入运行,实现既有档案系统整合、线上归档借档、线上浏览与统计等,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档案利用。2021年,数字档案馆系统二期建设完成,实现与大项目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科研项目管理模块、测绘智能管理平台的对接集成,开发了移动应用系统等,再次有力提高了档案管理与利用的信息化水平。2022年,再次完成数字档案馆系统升级,与大项目管理系统进一步深入对接,通过流程再造,完善功能、优化界面、提升效率。

    与此同时,该院积极推进存量档案数字化工作。2021年,历时6个月对自1984年建院以来的659卷8000件10万页存量文书档案、1.2万件建筑图纸、400件声像档案进行检查、整理和数字化,并挂接系统。目前,正继续推进包括乡村振兴规划档案在内的存量档案数字化工作,远期目标是实现全部档案电子化。2022年,档案部门立足全院信息化顶层建设,基于档案管理系统需求、系统现有功能以及院内业务工作实际,对现有系统进行全方位评估,编制档案系统优化方案,内容包括系统总体架构、业务流程设计、系统功能、安全建设、软硬件技术要求、管理与质量保障等。

    同时,借助馆藏乡村振兴规划档案,创作了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档案文化精品,让乡村振兴规划走进大众视野。如,在院内举办的社区设计师作品展中,展出《广州市市级美丽乡村公安村(增城区)建设方案》等多个乡村振兴规划设计作品。

    三、关于乡村振兴规划档案管理的建议

    目前,乡村振兴规划档案管理无论在实践还是理论上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从顶层制度设计到流程管理的组织、控制、运行等,均亟待破题。

    (一)进一步向“智慧化”转变

    据全院多个编制实施乡村振兴规划项目的部门反映,数字档案馆系统大大便利了各部门的归档和借阅,节约了人力成本,但仍有很多提升空间,应进一步向“智慧化”转变。

    转变过程中,需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使检索、下载等更加便利,能够更快速精准地找到所需档案。这要求档案分类更加细化、关键词设置更加科学、增加查询预览功能等。二是使文件材料归档更加便捷。以城市规划项目技术资料归档为例,目前的主要流程是:项目负责人(或项目负责助理)在数字档案馆系统填写归档清单,上传项目成果电子文件,发起归档流程,并呈部门领导审核,再经专业总工审定,再由档案员验收,同时将签章齐全的纸质文件送交档案资料部,并将项目电子成果、纸质成果和大项目管理系统推送的质量过程记录统一整理归档。可进一步简化流程,优化文件上传功能,设置提醒督促部门领导及时审核、专业总工及时审定、档案员及时验收。三是提供智慧增值服务,使查询利用更方便。如,可结合档案内容进行评分,对借阅量高的、得过奖的项目档案资料,赋分高一些,便于借阅者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参考利用。再如,可利用数字档案馆的各种数据,定期推出分析总结报告,供各部门参考。

    (二)提高开放程度

    乡村振兴规划对很多地方来说尚属新鲜事物,尤其从乡镇一级看,广东省的乡镇在2020年前大多没有制定过专门的乡镇发展规划。其实,乡村振兴规划档案对推动各村发展有着重要参考价值,不仅可以指导当地党委政府、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有的放矢地开展建设,而且能为有志回乡发展的乡贤或当地农民发展产业提供指引,在其他乡镇制定规划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前,乡村振兴规划档案资源的开放力度与群众需求之间还存在不小差距。可通过加强与政府信息公开的衔接力度,完善配套开放工作制度,畅通群众查档途径。

    (三)加大开发力度

    具体到乡村振兴规划档案来说,由于其内容相对广泛,且具有较高的专业性,给群众查阅利用带来了一定的门槛,也对加大资源开发力度提出了要求。可统筹馆藏资源,积极吸引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开发;加大档案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开展相关科研项目;利用各类宣传平台,推出丰富多样的文化精品等。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1月18日 总第4087期 第四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